自動拋光機專用臘是配合自動拋光機使用的核心耗材,通過其磨料顆粒與工件表面的物理摩擦、化學作用,實現去劃痕、增亮、鏡面化等效果。
?
選擇自動拋光機專用蠟時,需重點關注以下 4 個指標,避免 “盲目選型”:
磨料粒度:決定 “切削力” 與 “表面細膩度”
粒度越小(目數越高):磨料越細,切削力越弱,表面越細膩(適合精拋);
粒度越大(目數越低):磨料越粗,切削力越強,表面越粗糙(適合粗拋);
注意:自動拋光機多為 “多工位連續拋光”,需按 “粗→中→精” 的順序搭配不同粒度的蠟,不可跳過中間環節(如直接用精拋蠟處理有深度劃痕的工件,效率極低)。
黏結劑類型:決定 “蠟的附著性” 與 “適用溫度”
石油蠟基黏結劑:通用性強,熔點低(50-70℃),易融化附著在拋光輪上,適合金屬、塑料常溫拋光;
樹脂基黏結劑:熔點高(80-120℃),附著力強,耐摩擦,適合高硬度材質(花崗巖、不銹鋼)高速拋光(自動拋光機轉速通常 1000-3000rpm,易生熱,需高熔點蠟避免 “蠟融化滴落”);
水基黏結劑:環保無異味,易清洗,適合對環保要求高的場景(如食品級不銹鋼拋光),但附著力稍弱,需配合水性拋光輪使用。
硬度:決定 “蠟的耐磨性” 與 “拋光壓力適配性”
硬蠟:硬度高(肖氏硬度 30-50),耐磨,適合高壓力拋光(如金屬粗拋,自動拋光機壓力 0.5-1MPa);
軟蠟:硬度低(肖氏硬度 10-20),易變形,適合低壓力拋光(如塑料、玻璃精拋,壓力 0.1-0.3MPa);
注意:硬度需與拋光輪材質匹配(如麻布輪硬度高,配硬蠟;羊毛輪柔軟,配軟蠟)。
潤滑性:決定 “防劃傷” 與 “散熱效果”
潤滑性差:摩擦生熱高,易導致工件表面過熱變形(如塑料融化、金屬變色),且易產生劃痕;
潤滑性好:減少摩擦阻力,降低溫度,同時幫助帶走磨屑(避免磨屑殘留劃傷表面);
高潤滑性蠟常見添加成分:礦物油、硅油(適合塑料、玻璃等易受損材質)。